Talk:Sino-Soviet conflict (1929)

Page contents not supported in other language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Sino-Soviet conflict 1927[edit]

Really? Estonian article published in 1934 says the incident happened in 1927 and there was no clear Soviet victory to put the end of it at ones. Weimar Republic (Germany) meditiated between Soviet Union and China, and these degotiations put the end of the incident. —Preceding unsigned comment added by 88.114.196.175 (talk) 03:54, 5 April 2009 (UTC)[reply]

To b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對于中東路事件,共產國際遠東局從一開始就明確要求中共中央要提出“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並組織大規模的反對國民黨和 擁護蘇聯的群眾示威。對此,中共中央毫不猶豫地做出了積極的響應。他們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開動一切宣傳機器,並在8月1日“反帝日”舉行示威,而且爭取 發動上海工人總罷工。對于中共中央的做法,陳獨秀專門致信中共中央提出批評,主張在這個時候片面宣傳“擁護蘇聯”“于我們不利”,絕不能簡單地認為“廣大 群眾都認同蘇聯是中國解放的朋友”。[《s:zh:致中共中央常委同志信——對中東路問題的意見》,1929年7月28日,8月11日。]為此,並鑒于陳獨秀等人事實上根本反對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線,中共中央很快正式決議將陳獨秀等人開除出黨。[《江 蘇省委為開除彭述之汪澤凱馬玉夫蔡振德及反對黨內機會主義與托洛斯基反對派的決議》,192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開除陳獨秀黨籍並批準 江蘇省委開除彭述之汪澤凱馬玉夫蔡振德四人決議案》,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冊,第549-555頁。]中共中 央明確認為,陳獨秀等人在中東路問題上的意見,“是黨內一些動搖的機會主義分子的立場的最露骨的表現”。《評陳獨秀的信件》,1929年11月18日。對 于蘇聯紅軍大舉入境打擊東北軍的行動,中共中央則明確認為,這是因為帝國主義進攻蘇聯戰爭馬上就要爆發,國民黨武裝奪取中東鐵路並“組織白俄軍隊,攻入蘇 聯邊境”,蘇聯不得不先發制人的結果。據此,他們提出:“只有取消主義的陳獨秀”“才認為蘇聯與奉天的和平交涉,已經減輕了甚至沒有了進攻蘇聯的危險”。 黨必須“更要加緊發動群眾鬥爭走上武裝鬥爭,會合工農一切武裝鬥爭的實際行動,來執行武裝擁護蘇聯與反軍閥戰爭的任務,而走向全國范圍的總暴動”。[《s:zh:中國共產黨接受共產國際第十次全體會議決議的決議》,1929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冊,第594-599頁。]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01/25/content_7491551.htm